廉政动态
银川:巡察利剑护航闽宁协作高质量发展
银川市聚焦乡村振兴、东西部协作,通过构建市县联动工作格局、创新巡察方式、建账销号式整改,高效推进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,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“最后一公里”,以巡察“利剑”护航闽宁镇乡村全面振兴。
坚持上下联动,构建市县“一盘棋”。高站位统筹谋划,将对村(社区)巡察纳入市县两级巡察工作规划,列入市委年度工作要点,市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,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强化会议传导、调研指导,构建起“市级统筹、县区主责、职能部门配合、乡镇村参与”的工作格局。高标准分类施策,在全市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分类标准,将全市577个村(社区)划分为三类,精准匹配直接巡、专项巡、延伸巡等不同组织方式,高效推进对村(社区)巡察全覆盖。高力度培训指导,建立涵盖10余类业务课程的教学资源库,邀请自治区巡视机构专家、经验丰富的巡察组长和多部门业务精英授课,提级培训各县(市)区巡察干部6批300余人次;市委巡察办深入永宁县等地现场指导,精准“把脉开方”,全面提升基层巡察实战能力。
坚持精准发力,织密监督“一张网”。“整体+个体”创新巡察方式,探索实施“先乡镇后村庄”两步巡察法,2023年巡察闽宁镇,从乡镇层面查找发展谋划、政策落实等问题40个,移交问题线索3件;2025年再对闽宁镇下辖7个移民村(社区)全部开展直巡,纵向检验整改落实成效、横向对比发展差距,发现各类问题190个,实现“以上带下”与“以下看上”双向贯通。“共性+个性”明确监督重点,梳理印发银川市对村(社区)巡察共性监督清单,明确12大类55项重点,指导永宁县巡察机构紧扣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监管、特色产业就业帮扶、移民权益保障等关键领域,细化个性监督清单,做到靶向发力。“线下+线上”广泛听取民声,优化对村(社区)巡察程序环节,把发现问题方式从“查资料”向“谈民生”转变,线下按照“六必进”“六必访”工作法,走访企业和村民1200余家;线上运用“码上巡”平台实现群众反映“一键直达”,收到问卷177份、信访24件,全面了解村情民意。
坚持靶向施策,算好发展“一本账”。反馈问题建账,创新“集中反馈+一对一反馈”工作机制,县委主要领导出席巡察集中反馈会,分管县级领导分别参加各村(社区)一对一反馈会,传导整改压力,督促对“产业增收乏力、基础设施短板、项目闲置”等巡察反馈问题拉条挂账、全力推进整改落实。强化监督查账,针对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变动的及时发送接续整改提醒函,分阶段下发整改工作提示,破解“不会改”“改不好”难题;会同纪委监委、组织部、宣传部及行业主管部门,联合审核整改报告、实地督查进展情况、评估整改实效,推动问题真改实改。以巡促改交账,闽宁镇以巡察整改为契机,深挖地域特色资源,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升级,持续规范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,大力盘活闲置温棚、养殖圈舍等资产,及时向建档立卡户和村民兑付年度分红、土地流转费,切实保障群众经济收益,让整改成效真正惠及民生。(银川市纪委监委)
